2013年,按照学校学科设置,我担任了两个聋班的语言训练教学任务。这两个班孩子的家庭情况差异很大。一个大多是家长文化素质较高的4班,一个大多是家长文化水平稍低或家庭无人管教的3班。4班大部分孩子的家长都很重视教育,每天在家都能对孩子的学习跟踪检查,并能配合老师注重对孩子习惯的培养,而3班的家长也许受教育环境或教育方式的限制,大多在学习上任由孩子自身发展。一开始的几个月,两个班的孩子一看,明显的就不一样,四班是很听话,字迹工整,书面整洁,教室里上课安安静静,而三班却看到的是孩子们的邋遢,胡乱画的作业,还有上课时放肆的接嘴。即便这样,对于两个班的教学,我从来付出的都是一样的,我本认为,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结合的结果就是,4班的孩子一定比3班的孩子优秀,结果我错了!在先后举行过很多的考试和活动中,出乎预料的是每次的成绩都是3班的好,有时3班的高分段人数尽然超过4班人数的一半。越往高年级走,这种差异越是明显,差异越明显,也就越是促使我去反思,这究竟是为什么?
我困惑,我思考,我去访谈了两个班的家长,发现4班的家长对孩子一般要求的都比较严厉,要求孩子规规矩矩做人做事,不该做的事情不能做,不该玩的东西不能玩,在家里也是以学习为主,其他家务事都不让参与。而3班的这群孩子们,正因为家长疏于管理,使他们个个大胆,敢做,也许在他们平时疯玩时,也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,培养了他们大胆思维、想像的能力。虽然纪律,行为习惯不好,但不可否认,他们个个的确都很灵活、随意,接受新事物也快,受挫折的能力也强。
这种现象又和我们平时的教学经验相矛盾,我仔细翻阅书籍,想找出这种矛盾解决的办法。发现这两种孩子可以用两个词“圈养与放养”来描述,从字面上理解,圈养就是把孩子像养羊养猪养鸭一般圈在圈里,而放养则是把孩子放在广阔的天地里,犹如把羊放在大草原上,让它自己吃草,喝水,嬉戏,成长。
圈养的孩子,他们在父母的严管下,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。但正因为这种约束,致使他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,总是不敢迈“雷池”一步。他们怕他们的所作所为违背了父母的意愿,怕落到父母的说教。他们听惯了别人对他们的“好孩子”的称赞,他们也努力的维护着“好孩子”的形象。他们遵照着父母的意愿,从小就奔波在各种兴趣班,学着自己爱或不爱的特长。他们没有太多自己的思维空间,总是照着家长或老师的意思去做着每一件事。而放养的孩子们,他们的童年似乎更有意义。他们可以在没人管教的时候聚在一起,开心的在地上玩着打画片,弹弹珠……虽说行为习惯不是那么好,但是他们会比圈养的孩子,更多机会的去思考“我怎么才能把画片打翻?我怎样才能将弹珠打散?”正是这种长期的“无人管教”才练就了他们遇到问题总是自己思考解决办法的能力。很多次的数学课堂上,精心准备的同一节课,在4班上,不论你怎么有激情,怎么鼓励他们,孩子们大都是拘谨地、一本正经地看着你,发言的总是那几个。也许他们怕说错,也许鼓励的话语在他们生活中听的太多。一节课在他们的“认真听讲”下基本由老师讲授完成。而在3班,也许是平时家长缺少对孩子语言上的鼓励,课堂上老师一句小小的表扬,便可以激励他们的斗志,老师抛出的一个数学问题,往往可以让他们争论的面红耳赤。数学课堂成了孩子们真正学习的战场,成为他们探求知识的主阵地。讲授同样一节课的我,也在这种环境中感受到了教学的乐趣。
当然,并不是说所有的家庭重视教育的孩子,他们的思维能力,动手、观察能力就一定弱于那些“放养”的孩子,也不是说“放养”的孩子行为习惯就一定不好。几年的双班经历,让我对家庭教育有了一个新的认识,假如我们的家长都能借助“圈养”的平台,让“放养” 得以有效地延伸,将“放”“圈”有效结合,既注重孩子的行为习惯培养,又在生活中放手让孩子们去做该做的事、想做的事,从中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,思维能力、想像能力,那我们的孩子们岂不是更加优秀!
|
|